aaa
简介  Acanthurus leucopareius/白颊刺尾鱼台译白斑刺尾鲷,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白颊吊。
  暂未整理资料。
  
  以下为Acanthurus/刺尾鱼属鱼类的简略描述。
  Acanthuridae/刺尾鱼科(吊类)的模式属,以藻为食,尾刺尖锐且可活动,尾刺沟显著。
  以下摘录自《台湾鱼类资料库》:
  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XI棘及I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近截形或内凹。体黄褐至褐色;眼后头部具一暗褐色缘之白色宽斜带,向下斜走至鳃盖下缘,带后另有一暗褐色斑;吻部不具半月形白斑。背鳍及臀鳍暗褐色,鳍缘为淡蓝色;尾鳍淡黄色,内侧具白色弧带;胸鳍灰黑色;尾柄棘沟为黑褐色。
  栖息生态: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区,栖息深度在1-85公尺左右。成群活动。以丝状藻为食。
  地理分布:分布于太平洋板块区内,是反赤道分布的鱼种,包括日本、台湾、夏威夷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安那群岛、拉帕岛、新加勒多尼亚及土木土群岛等。台湾产于兰屿及绿岛。
  渔业利用: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体色迷人,以作为观赏用鱼为主。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  
幼鱼
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