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羽毛藻/
棒叶蕨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Plantae / 植物界Viridiplantae / 绿色植物亚界Chlorophyta / 绿藻门Chlorophytina / 绿藻亚门Ulvophyceae / 石莼纲Bryopsidales / 羽藻目Caulerpaceae / 蕨藻科Caulerpa / 蕨藻属Caulerpa sertularioides / 棒叶蕨藻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羽藻目>蕨藻科>蕨藻属>棒叶蕨藻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中国有分布
aaa
简介
  Caulerpa sertularioides/棒叶蕨藻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绿羽毛藻,常见的名称还有针叶蕨藻。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绿羽毛藻, 也被称为绿羽藻, 是生长在温水环境中的Caulerpaceae/蕨藻科科海藻的一种。   描述:三幅插图(图1.1-3)展示了绿羽毛藻的"︁叶/leaf"︁和根茎结构(图1.4-5是的插图)   这种海藻的叶状体呈浅绿色至深绿色,通常向外生长约0.35至2米(1.15至6.56英尺)。它具有羽毛状的叶状体,这些叶状体从共同的匍匐茎生长出来。每个叶状体都是直立和分枝的。对生的小枝呈圆柱形至针状,顶端向上弯曲并有钝尖。每个小枝长3至11毫米(0.118至0.433英寸),连接在中间直径为1至1.5毫米(0.039至0.059英寸)的圆柱轴上。每个轴将叶状体连接到一个爬行的匍匐茎上,匍匐茎直径为2至2.5毫米(0.079至0.098英寸),长度可达2米(7英尺)。匍匐茎分枝成细长的尖端,根状体从底部表面形成,这些根状体分叉并穿入沙质基质,将海藻牢固地锚定在海底。   分类信息:绿羽藻(绿羽毛藻),是一种美丽的藻类,在Munyon岛/Munyon Island周围浅水区深受绿海龟和海蛞蝓喜爱。   该物种最初由植物学家和分类学家Marshall Avery Howe于1905年在《植物学会会报》上发表的著作<<藻类研究 - II. 新绿藻门、新红藻门及其他注释>>中正式描述。其基名是Samuel Gottlieb Gmelin在1768年描述的Fucus sertularioides   分布状况:该物种在热带水域广泛分布。在美国,从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都有分布。在加勒比海地区也有分布,包括百慕大巴哈马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以及墨西哥湾南大西洋直到巴西(Taylor 1979)。在太平洋地区,沿着澳大利亚大堡礁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帕劳都能找到。在西澳大利亚,它分布于金伯利地区的海岸线,向南延伸至加斯科因。   该物种通常生长在沿海和河口环境中,在沙质区域、海草床或红树林根系周围生长。它主要生长在水深约10米(33英尺)的浅水区,虽然在水深达110米(361英尺)的地方也能发现零星个体。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