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蝶/
点列蝴蝶鱼Chaetodon assariu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Chaetodontiformes / 蝴蝶鱼目Chaetodontidae / 蝴蝶鱼科Chaetodontinae / 蝴蝶鱼亚科Chaetodon / 蝴蝶鱼属Chaetodon​ / 蝴蝶鱼指名亚属Chaetodon assarius / 点列蝴蝶鱼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蝴蝶鱼目>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点列蝴蝶鱼
aaa
简介
  Chaetodon assarius/点列蝴蝶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西澳蝶。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haetodon​/蝴蝶鱼指名亚属鱼类的简略描述。   模式种为Chaetodon capistratus/四斑蝴蝶鱼(四眼蝶)。除了Chaetodon ocellatus/鳍斑蝴蝶鱼Chaetodon striatus/条带蝴蝶鱼以外的7种尚存争议。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西澳蝴蝶鱼(西澳蝶),也称西部蝴蝶鱼或褐纹蝴蝶鱼,是一种海洋辐鳍鱼类,属于蝴蝶鱼科的蝴蝶鱼。该物种原产于澳洲西部沿海。   描述:西澳蝴蝶鱼体色呈浅银褐色,眼部有一条垂直的深色带。身体上部三分之二处有5条由密集斑点组成的垂直线。尾柄部有一条宽阔的棕色至黑色垂直带,该色带沿臀鳍水平延伸。幼鱼在背鳍软条部分的边缘处有一个明显的黑色眼状斑,周围有白色边缘,这一特征在年轻成鱼中仍然保留,但随着年龄增长会消失。背鳍棘部有12-13根棘,软条部分有21-22根软条,臀鳍有3根棘和18-19根软条。该物种最大体长可达15厘米(5.9英寸)。   分布状况:西澳蝴蝶鱼是西澳大利亚的特有种,分布于从以色列湾东南部到埃克斯茅斯湾和西北大陆架的南部和西部沿海。最近有报道称在巴厘岛冷水上升流深水区发现该物种,但这可能是误将Chaetodon guentheri/贡氏蝴蝶鱼(芝麻蝶)错误鉴定所致。   栖息地与生物学:西澳蝴蝶鱼栖息于岩礁和有海藻生长的沙质平地。它们群居生活,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该物种为卵生,繁殖时会形成配对。   系统学:西澳蝴蝶鱼最初由澳大利亚鱼类学家Edgar Ravenswood Waite (1866-1928)于1905年正式描述,模式产地位于弗里曼特尔豪特曼-阿布罗霍斯群岛/Houtman Abrolhos之间。种加词assarius的意思是"︁褐色/browned"︁,指其体色和格子状的斑纹。一些学者将该物种归类为Chaetodon/蝴蝶鱼属属中的"︁分类待定种/incertae sedis"︁,而其他学者则将其归入Exornator/装点蝴蝶鱼亚属亚属。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