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蝶
/
僧帽蝴蝶鱼
Chaetodon mitratus
生物学分类
Biota / 生物区
Neomura / 新壁总域
Eukaryota / 真核域
Animalia / 动物界
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
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
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
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
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
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
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
Teleostei / 真骨下纲
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
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
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
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
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
Ctenosquamata / 栉鳞派
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
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
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
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
Chaetodontiformes / 蝴蝶鱼目
Chaetodontidae / 蝴蝶鱼科
Chaetodontinae / 蝴蝶鱼亚科
Chaetodon / 蝴蝶鱼属
Rhombochaetodon / 菱形蝴蝶鱼亚属
Chaetodon mitratus / 僧帽蝴蝶鱼
中文
学名
精简
详细
…
>
蝴蝶鱼目
>
蝴蝶鱼科
>
蝴蝶鱼属
>
僧帽蝴蝶鱼
特性标签
环境 耐受度
开口 转饵
疾病 抗性
综合 寿命
适合 混养
价格 亲民
咸水环境
有市售
珊瑚危险
aaa
简介
Chaetodon mitratus/僧帽蝴蝶鱼
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深水蝶,常见的名称还有印第安蝶、僧帽蝶。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
Chaetodontinae/蝴蝶鱼亚科
鱼类的简略描述。 体型呈偏圆形侧扁,吻部中等长度,钝圆。食性多样,包含
珊瑚
、藻类、无脊椎动物等。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印度蝶鱼(
深水蝶
),也称为头带蝶鱼,是一种海洋辐鳍鱼类,属于蝶鱼科的蝶鱼。它分布于
印度洋
。
描述:印度蝶鱼身体呈黄色,侧面有两条宽阔的黑色斜带。眼部有一条黑色眼带,眼睛下方渐变为橙色。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均为黄色。背鳍有8根棘和18-20根软条,臀鳍有3根棘和14-15根软条。该物种的最大标准体长可达14厘米(5.5英寸)。
分布状况:印度蝶鱼在
印度洋
呈散布分布,已在
澳洲
的
科科斯群岛/Cocos (Keeling) Islands
和
圣诞岛
、
马尔代夫群岛
、
毛里求斯
、
留尼汪岛
、
塞舌尔
的
阿米兰特群岛/Amirante Islands
和
科斯莫莱多岛/Cosmoledo Island
以及
英属印度洋领地
的
查戈斯群岛
有记录。
分类信息:印度蝶鱼最早于1860年由德国出生的英国动物学家Albert Günther(1830-1914)正式描述,模式产地为
毛里求斯
。
栖息地与生物学:印度蝶鱼是一种相对深水的物种,生活在22至80米(72至262英尺)的水深,通常在50至68米(164至223英尺)处。它常在礁石外缘陡坡、碎石区域以及黑珊瑚和海扇生长的区域被发现,群体最多可达5条个体。这是一种卵生物种,繁殖时成对活动。该物种以浮游动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利用:由于这种深水物种采集频率较低,印度蝶鱼在观赏鱼贸易中价格较高。
幼鱼
亚成
成鱼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