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虎纹蝶/
夕阳蝴蝶鱼Chaetodon pelewensi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Chaetodontiformes / 蝴蝶鱼目Chaetodontidae / 蝴蝶鱼科Chaetodontinae / 蝴蝶鱼亚科Chaetodon / 蝴蝶鱼属Exornator / 装点蝴蝶鱼亚属Chaetodon pelewensis / 夕阳蝴蝶鱼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蝴蝶鱼目>蝴蝶鱼科>蝴蝶鱼属>夕阳蝴蝶鱼
aaa
简介
  Chaetodon pelewensis/夕阳蝴蝶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斜虎纹蝶。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Chaetodontinae/蝴蝶鱼亚科鱼类的简略描述。   体型呈偏圆形侧扁,吻部中等长度,钝圆。食性多样,包含珊瑚、藻类、无脊椎动物等。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斜虎纹蝶,即点纹蝶鱼、带斑蝶鱼或斑点蝶鱼,是一种海洋辐鳍鱼类,属于蝶鱼科的蝶鱼。它分布于西太平洋   描述:Chaetodon pelwensis体色暗黄,身体有对角条纹,眼部有黑边金色垂直条。头部有一个黑点。条纹在头部和下侧鳍附近呈斑点状。鳍缘呈亮黄色,尾鳍基部呈亮橙色。背鳍有13-14根棘和22-25根软射线,臀鳍有3根棘和17-18根软射线。最大总长可达12.5厘米(4.9英寸)。   分布状况:斜虎纹蝶分布于南太平洋,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土阿莫土群岛/Tuamotu Archipelago。这种鱼在大堡礁珊瑚海数量丰富。在澳大利亚,其分布南至新南威尔士中部和豪勋爵岛   栖息地与生物学:斜虎纹蝶栖息在水深至少45米(148英尺)的珊瑚礁中。它们主要以珊瑚虫和一些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该物种为卵生,一夫一妻制,成对繁殖。有时会与斑带蝶鱼(Chaetodon punctatofasciatus/斑带蝴蝶鱼(虎皮蝶))形成混合配对,这两个物种已知会发生杂交。   分类与词源:斜虎纹蝶最初由奥地利鱼类学家Rudolf Kner(1810-1869)于1868年正式描述,模式产地被错误地记载为西太平洋帕劳/Palau(德语为Pelew Inseln),而实际的模式产地可能是社会群岛。种名反映了这一错误的模式产地记载。该物种被归入Exornator/装点蝴蝶鱼亚属亚属,如果将Chaetodon/蝴蝶鱼属属分类,装点蝴蝶鱼亚属可能会成为Lepidochaetodon/鳞蝴蝶鱼亚属的一个亚属。   利用:斜虎纹蝶在观赏鱼贸易中常见,在1988年至2002年期间,该物种的交易量超过12,000尾。
斜虎纹蝶 Chaetodon pelewensis 夕阳蝴蝶鱼 幼鱼 体后部的纹路较直幼鱼体后部的纹路较直
斜虎纹蝶 Chaetodon pelewensis 夕阳蝴蝶鱼 成鱼 体后部的黑色纹路有扭曲成鱼体后部的黑色纹路有扭曲
易淆物种
夕阳蝴蝶鱼 - 斜虎纹蝶 Chaetodon pelewensis
夕阳蝴蝶鱼 - 斜虎纹蝶
  Chaetodon pelewensis黑色的纹路倾斜。
斑带蝴蝶鱼 - 虎皮蝶 Chaetodon punctatofasciatus
斑带蝴蝶鱼 - 虎皮蝶
  Chaetodon punctatofasciatus黑色的纹路垂直。
绿侧蝴蝶鱼 - 印度洋虎纹蝶 Chaetodon guttatissimus
绿侧蝴蝶鱼 - 印度洋虎纹蝶
  Chaetodon guttatissimus黑色斑纹全为点状,更像豹纹,故又名豹纹蝶。
鱼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