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仙/
中白荷包鱼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
生物学分类Biota / 生物区Neomura / 新壁总域Eukaryota / 真核域Animalia / 动物界Eumetazoa / 真后生动物亚界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总门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Vertebrata / 脊椎动物亚门Gnathostomata / 有颔下门Actinopteri / 辐鳍鱼纲Neopterygii / 新鳍亚纲Teleostei / 真骨下纲Osteoglossocephalai / 骨舌鱼高群Clupeocephala / 鲱头鱼总群Euteleosteomorpha / 正真骨鱼群Neoteleostei / 新真骨鱼亚群Eurypterygia / 宽鳍下群Ctenosquamata / 栉鳞派Acanthomorphata / 棘鳍亚派Acanthopterygii / 棘鳍类Percomorphaceae / 鲈形亚类Eupercaria / 真鲈形总目Perciformes / 鲈形目Percoidei / 鲈亚目Pomacanthidae / 刺盖鱼科Chaetodontoplus / 荷包鱼属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 / 中白荷包鱼
中文学名
精简详细
>鲈形目>刺盖鱼科>荷包鱼属>中白荷包鱼
特性标签
咸水环境
有市售
实验室可繁殖
中国有分布
aaa
简介
  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中白荷包鱼在国内市场通常被叫作黄尾仙。   暂未整理资料。
催更
排行榜
     以下为Pomacanthidae/刺盖鱼科鱼类的简略描述。   前鳃盖骨有硬棘。体色鲜艳,大多吃珊瑚。许多长大时会变色。   以下摘自《ALA》,由ClaudeAI翻译:   黄尾仙,纹路神仙鱼,是一种海洋辐鳍鱼类,属于神仙鱼科的海洋神仙鱼。它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   描述:黄尾仙具有蓝色嘴唇,与黄色面部形成对比。眼部有一条黑色垂直条纹。头部后方有一块灰色区域,渐变成更大的黑色区域,整个区域都布满黄色斑点图案。尾鳍呈黄色,背鳍和臀鳍具有鲜艳的蓝色边缘。腹鳍呈白色。背鳍有12根棘和17-18根软射线,而臀鳍有3根棘和17-18根软射线。该物种最大体长可达18厘米(7.1英寸)。   分布状况:黄尾仙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其分布范围最北端位于日本南部,向南经过印度尼西亚,向西延伸至门塔威群岛/Mentawai Islands,向东至新几内亚鸟头半岛,向南至澳大利亚北部。在澳大利亚的分布范围从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的礁石向南延伸至瓦拉纳斯岛/Varanus Island,以及帝汶海的阿什莫尔礁。   栖息地与生物学:黄尾仙生活在1至30米(3.3至98.4英尺)的水深。该物种生活在大陆架的礁石上,在大洋性岛屿周围较为罕见。它偏好在多泥的内海岸礁和潟湖中有丰富珊瑚生长的区域。其食物包括海绵、被囊动物和丝状藻类。通常成小群出现。受惊时会躲藏在珊瑚中。像所有其他神仙鱼一样,它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所有个体最初都是雌性,优势个体会转变为雄性。   系统学:黄尾仙最早于1787年由德国博物学家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正式描述,模式产地为日本。种加名是由"︁中间/middle"︁的mesos和"︁白色/white"︁的leucus组成,Bloch没有解释这个命名,可能是指体侧中部从白色前半部分渐变为黑色后半部分的特征。Chaetodontoplus poliourus/黄吻荷包鱼(灰尾仙)以前被认为是该物种的同种,但它具有黄色边缘的灰色尾鳍、黄色腹鳍和较浅的黄色背鳍边缘。   利用:黄尾仙作为观赏鱼出口用于水族馆,是最受欢迎的水族馆物种之一。
黄尾仙 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 中白荷包鱼 亚成 亚成
黄尾仙 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 中白荷包鱼 成鱼 成鱼
易淆物种
黄吻荷包鱼 - 灰尾仙 Chaetodontoplus poliourus
黄吻荷包鱼 - 灰尾仙
  Chaetodontoplus poliourus尾部灰色带有黄色外缘,身体后部约3/5有黑色覆盖,身体深色与浅色呈纹路装交错。
中白荷包鱼 - 黄尾仙 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
中白荷包鱼 - 黄尾仙
  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尾部黄色,身体后部约3/5有黑色覆盖,身体深色与浅色呈纹路装交错。
黄褐阿波鱼 - 珠仙 Apolemichthys xanthurus
黄褐阿波鱼 - 珠仙
  Apolemichthys xanthurus尾部黄色,身体后部约1/5呈黑色,身体中部的鳞片上有黑色的珠状斑点,故而俗名珠仙。
鱼友评论